终于迎来了9月份,估计很多的家长都已经期盼很久了,因为九月份后,也就意味着孩子们开学了,这样大小“神兽们”就要归笼了,不要每天在家里操心了。
不过今年的9月1日不一般,老人们说它是“凶日”,还说有“四事不能做”,能驱凶纳吉保平安,那到底是哪四件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之所以说今年的9月1日是“凶日”,那是因为在农历是七月二十九日,而在我国民间,这个日子确实被认为是凶日,因为它是“杨公忌日”,在过去这样的日子也被称之为“百事忌”。
关于杨公忌日,在民间也有多种说法,一是为纪念杨令公杨继业,另外一个则是和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关。但是官方比较认可的则是和唐代的风水宗师杨筠松有关,传言杨公忌日就是他所订定的。
这里我们来说一说杨公忌日在民间的传说,毕竟这种说法流传也很广。相传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位姓杨的老人,当地人都叫他杨公。这个老人膝下有十三个儿子,这也让杨公十分的高兴,逢人就夸赞自己的儿子多,自己的儿子厉害,特别是他的邻居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杨公就常在他面前吹嘘,还说大话:自己哪怕一个月死掉一个儿子,也有一个儿子给自己送终。
这话非常不巧,就被玉皇大帝听到了,他为了教训一下爱说大话的杨公,就召集了阎王,告诉他根据“生死簿”老人每一个月死一个儿子,于是就从正月十三日开始,一个月去世一个儿子,到了年底的时候13个儿子全部死掉了。
之所以一年12个月杨公的十三个儿子全部去世了,是因为当年有个闰七月。后来古人认为这些日子都是不吉利的,是大凶的日子,因此就把它们称之为“杨公忌日”。毕竟每年的这些日子,杨公都要祭扫自己的儿子。
而这十三个日子分别是阴历的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
而今年的9月1日,就是农历的七月二十九日,正是民间所说的“杨公忌日”,所以被称之为“凶日”。
这段故事告诫世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珍惜眼前人,谦逊低调,不可因一时的得意而忘形。杨公忌日,因此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特殊日子,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避免悲剧重演。
在杨公忌日这一天,民间流传着“四事不做”的习俗,这既是对杨公悲剧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其中分别如下:
言语之间,藏着一个人的修养与智慧。在杨公忌日,人们告诫自己不可妄自尊大,说出伤害他人或招致灾祸的狂言。这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也是维护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法则。
②不宜嫁娶。婚姻乃人生大事,需择吉日而行。自古以来,在我国民间逢杨公忌日都被视为不祥之日,这样的日子是千万不能选择来嫁娶的。
老辈人的说法,就是结婚是喜事,为了图个吉利,避开杨公忌日嫁娶,这也是怕影响夫妻和睦与家庭幸福。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婚姻的高度重视与谨慎态度。
③不宜动土。无论是安葬还是动工,都涉及对土地的尊重与利用。在杨公忌日进行此类活动,被认为会扰乱地脉,引来灾祸。这一禁忌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④不宜搞大型庆典,比如开业、乔迁等庆典活动本应是喜庆之事,但在杨公忌日举行则显得不合时宜。人们认为,此日举办庆典可能会冲淡喜庆气氛,甚至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过去还有不出远门、不杀生、不和他人发生纠纷等规矩。像古代就连行军、打仗等,也都会避开杨公忌日,就是怕对自己不利,可见在古代杨公忌日在民间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杨公忌日及其相关习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家庭伦理、谦逊谨慎、敬畏自然等价值观念,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不再完全遵循这些禁忌,但应从中汲取智慧,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个人成长的正能量。
比如,将杨公忌日视为一个反思自我、感恩亲情的时刻,通过家庭聚会、分享故事等方式,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女孩存有妈妈遗言手机在环球影城遗失,对方拒接电话后关机, 女孩崩溃发文求助:你是要杀了我吗?
上海学校再现“关停潮”!上海又增11校,已有40所学校关停,涉及11区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英语)公益教研会在昆明成功举办
11月8日直播:数智赋能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 |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英语)· 中山站
《直到黎明》重制版评测:无功无过/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直到黎明》重制版评测:无功无过 伊東 2024-11-05 返回专栏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