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着前文,继续介绍全球各大区域自然地理禀赋最好的国家。本次重点介绍欧洲西部的此类国家。
欧洲的西半部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地区之所以发展水平较高,除了近现代工业科技革命的助力外,与该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该地区广布着温和湿润、十分宜居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再者该地区平原广布,又拥有十分曲折而漫长的海岸线,交通优势也十分明显。
而在欧洲西部的各国中,综合国力最强且发展水平最高的又数英法德意四国,它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发展水平,同样体现了自然地理优势的至观重要性。
在欧洲西部,自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首推法国。法国不但是该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也可以说拥有着该地区最为优质的土地。法国国土的西南和东南方向分别背靠着比利牛斯山和阿尔卑斯山这两座高大的山脉作为天然的安全屏障,它的西北和南方又濒临着大西洋和地中海,这样几乎完美的版图天然地有利于法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濒临两海的特点一方面使其同时广布着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如此优越的气候再加上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和法国相比大多数欧洲国家更低的纬度而具有的光热资源,使得法国非常宜于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这也就解释了法国为什么能长期稳居欧洲最大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另一方面,濒临两海的优势又使法国与非洲、中东、西北欧和美洲等全球各国的海运联系十分便利,这对于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参与殖民时代的全球争雄都是十分有利的。而且,法国具有多样性的地形和气候,又使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各类旅游资源,无论是碧波荡漾的塞纳河,还是阿尔卑斯山的滑雪胜地,亦或是南法普罗旺斯迷人的花海,都是法国旅游业能够始终位列全球顶级之列的宝贵资源。
除此之外,法国位居南欧与北欧之间,被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其它欧洲四大传统强国所夹,既有利于法国在欧洲发挥强大的地缘影响力,也使得法国成为西欧各大国之间交通联系的天然枢纽,这也就是法国为何能长期屹立于欧洲政治舞台中心的关键原因之一。
论自然条件来看,意大利的优越性也是十分显著的。首先,意大利比法国的纬度更低,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具有更为充裕的光热资源,再加上高大的阿尔卑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所以意大利是一个气候温暖而且阳光明媚的国度。如此优越的气候,再加上大部分地区较低的海拔,这样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还是人类生活都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在农业方面,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葡萄酒、橄榄油和番茄酱等农产品的生产大国,这显然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此之外,意大利这种温暖而阳光明媚的气候,也使其成为西北欧众多发达国家居民所向往的越冬度假胜地,这自然也是其旅游业繁荣的主要优势之一。
除了气候之外,意大利另一个显著的优势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意大利半岛深入地中海,位居地中海的中心,这让其成为环地中海三大洲各国的天然交通中枢,这点无论是对于其发展商业贸易还是对于其发挥地缘影响力都具有显著的优势。正因如此,古罗马帝国才能够以此为中心建立起强大而辽阔的环地中海帝国,文艺复兴时期这里才能诞生诸如威尼斯、热那亚这样商业繁荣的城邦。总之,意大利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以来便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也使其至今仍是环地中海地区地缘影响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德国能够成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且西欧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显然也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在欧洲各国中最显著的优势是其极其优越的交通条件,而这样的交通条件其实是源于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多方面自然地理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德国位于整个欧洲西半部的地理中心,这使其成为了北欧、南欧、西欧、东欧各国之间交通联系的天然枢纽。德国的地形较为平坦,这使其交通建设的成本较低,利于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而由于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德国河流密布,且水量丰沛,没有结冰期,水流平稳,非常适宜通航,而且其地势特点也十分利于建设运河,从而形成了联通全国乃至全欧洲的水运网络。在海运方面,德国北邻北海和波罗的海,且占据着两海之间的日德兰海峡南端最窄的部位,并在此修建了沟通两海的基尔运河,由此也奠定了德国在西北欧地区海运的中枢地位。而德国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仅利于其本国各类产业的发展,也使其工业产品拥有着远超本国的经济腹地。
德国自然地理的另一个主要优势是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也是其能够崛起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另一个关键。要知道,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均是最为重要的能源,因为它既是蒸汽机的主要燃料,也是钢铁工业的主要能源,又是化工产业的重要原料。德国正是依托其西部鲁尔区的丰富煤炭资源,再加上莱茵河便利的水运,发展起强大的钢铁、机械、化工、电力、汽车等为支柱的重工业体系,并于19世纪后期一举超过英国成为了后来居上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从而具备了与英法美等其它列强争雄的强大竞争力。
近现代以来,英国始终都稳居世界一流强国之列,甚至在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超过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崛起同样有其自然地理的内在逻辑。
英国位于欧洲西北部离大陆很近的大西洋上,它有着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又没有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所以无论是宜居程度、还是经济发展,亦或是与大陆各国之间的交流,英国的自然条件都是相当不错的,这比同为岛国的日本其实要强上不少。
作为一个离欧洲大陆很近的大岛屿,在和平时期英国能够与大陆各国产生密切的联系,所以其能够方便地接受到来自大陆上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所以自古以来英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并不逊色于欧洲大陆。而在战争时期,这道并不是很宽的英吉利海峡又能够成为天然的屏障,阻挡住来自欧陆的强大对手的进攻,无论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还是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对此也都只能望洋兴叹。所以,除了内乱之外,英国本土在近现代几乎没有遭受过地面战争的破坏,这显然十分有利于其稳步发展经济并不断地积攒国力。而正是因为长期较为和平稳定的环境,伦敦才得以维持其几百年来欧洲最大金融中心的超然地位。
除了安全性,英国作为离岸岛国的地理特点,也深刻地影响着其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其能够崛起成为世界海洋强国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专注于建设自身强大的海军,而在陆军力量方面则不必投入过多精力。而正是因为拥有着曾经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英国才能够占据最多的殖民地,才能够控制住几乎所有的海运要道,成为主宰全球海洋的“日不落帝国”。反过来,庞大的殖民地又可以为英国本土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从而强化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领先优势。而且,在强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和自身强大国力的加持下,英国又可以充分施展其“大陆均势”政策,通过拉拢并扶持欧洲大陆上的弱势力量以削弱称雄欧陆的霸主,从而避免大陆上出现能够威胁英国本土的实力超强的敌对力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的资源禀赋其实也是相当不错的。首先,它拥有着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这是工业革命最初能在这里发生的关键物质基础;二战后,英国东海岸的北海海域又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更使其成为西欧国家中少有的石油出口国之一。除此之外,同样位于该海域的北海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丰富的渔业资源也一直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美国地理位置如何?在盎格鲁登陆之前,本地土著人还不是茹毛饮血?风水宝地看谁经营,以色列环境不好,人家过的照样不错,在风水更在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