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剧火,还能捧人,从胡歌、雷佳音到张若昀,古装权谋剧大男主,成为谍战剧之后,又一个国剧捧人神器。
这一次,轮到了郑晓龙+肖战的《藏海传》,剧集开播即火,不仅创央八古装剧三年最高首播收视,更持续领跑国剧网络热度。
这就使得权谋剧,已经从单纯的爽剧,向多元方向过渡,一些大女主权谋剧、古偶+权谋剧,由此诞生。
风过无痕,真正的“戏”在于——权谋的风刮起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棋局,又融化了多少坚硬如铁的人心。
小说依托千古名画《清明上河图》,一卷书一个主人公,绘制了一幅北宋各个行业的清明上河图。
剧版节奏更快,故事更侧重于权谋探案,剧情也被集中在张颂文和白百何的角色身上。
从前期的苟活到后期的激昂,塑造上一笔一划,角色爽感也被拉高。相比原著中人物的文武双全,张颂文主要演出了人物的市井气,权谋手段,则是在几番磨练中提升。
剧版26集,要把一整个小说全部放入其中,显然不可能。因此主创进行了大幅删改,这使得很多看过原版小说的观众产生不满,觉得魔改太严重,失去了原版神韵。
但就凭制作方的用心,包括将恢宏的清明上河图一比一复刻,精良的服化道,对北宋市井的还原度,国风美学的呈现等等,剧集就不容小觑。
作为优酷年度大剧,它表现其实不差,每集平均收视率1.461%,在央八古装剧算高了。只是观众对它的期望太高。
很多人冲着刘诗诗来看的,结果她饰演的叶平安不只是狠,而是从草根医女到以「窥梦」为刃剖开权贵黑幕。还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一出场就带着一股邪魅劲儿,角色张力拉满。
她板正的身姿确实能演出人物的气场,可看多了就不新鲜,而且角色正气有余,邪气没有彻底发挥出来。
女性角色除了复仇小队,徐娇的伍显儿和陈瑾的女帝都是实权人物,就更令人眼前一亮。
全局主打一个案中案局中局,既有江湖之远的悬疑,也有朝堂之上的权斗,够烧脑,够过瘾。
可惜这出古装版黑暗荣耀也犯了一个当下权谋剧都会犯的错误:过度追求反转,难免缺乏回味,结果就是权谋设计不扎实,剧力少了铺垫后的爆发感。
但剧集的《唐诡》风和服化道都堪称精良,全女复仇题材令人眼前一亮,未能破圈,还是有些遗憾。
淮乡县令之女薛芳菲开局险遭丈夫杀害,但被相府千金姜梨所救,又顶替姜梨身份前往京城。为了给父亲申冤,在肃国公萧蘅等人帮助下,终于查清当年的真相,最后扫平仇家,安国佑民。
吴谨言主演的这部女性权谋剧,不仅奠定了同类剧故事模板,也创造了爆款模式。
比如,剧情节奏真的快,第一集短短二十分钟就已经完成了成亲、被陷害抓奸、被活埋、被救反转、全家灭门的剧情,主打一个短剧style。雷雨交加中,女主从被埋的泥土中伸出一只手,权谋复仇路也全面开启。
爽是爽,但缺点也明显,就是女主回姜家后其实计划的每一步都得靠男主才能实现,而所谓的权谋复仇,很多时候也是靠反派犯蠢。
好在李梦等演员的表演大大提升了剧集的权谋质感,那份邪魅癫狂,总是自带迷人气息。
疯狂堆砌爽点,甚至不惜抛弃逻辑,结果就是剧集够土,够狗血,套路够多。 但架不住故事的土味吸引力。
尽管剧集开篇就充满悬念,悬疑惊悚氛围拉满,飘零孤女深宅奇遇,甚至有聊斋志异的味道。
但权谋剧最好是不着痕迹,而非滥用慢镜头和音乐,而这部剧的问题是太过用力。剧情在逻辑链条上也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地方。
但随着剧情发展,整部剧的情节变得流畅起来。画面节奏优势也很明显比一般古偶养眼。
尤其是温峥嵘饰演的女主母亲,从开场疯癫到凄美落寞,完成了漂亮的人设反转。那句“你母亲绝非善类”“但她至少不是一个任人欺凌的女人”也是狠狠狠戳到观众的嗨点。
虽然全剧正邪算计一望便知,伎俩也不高明,宅斗部分有过家家的感觉,但胜在情节推进够快,够爽够燃,人美景美。
而且结局处理不落俗套,喻恩泰饰演的大恶人咎由自取,被曾经的反派母女手刃,而男主虽然拿到解药,但还是被暗示离世,算是结局有了惊喜加分。
雪夜江边、渔舟夜泊,当一身古韵的陈晓饰演的云襄戴着斗篷掀帘从江面泊船中走出,奇谋弈江湖的意境全出不说,大雪纷飞中男主丰神俊朗遗世独立,运筹帷幄智计无双的内味儿也有了。
剧集改编自白羽创作的小说《千门》,讲述公子云襄背负门中使命而步入江湖之中,以智计而非武功逐鹿江湖的故事。
剧集最大特色,就是陈晓饰演的扮猪吃老虎的男主,身处武林却只会绝世漂移的轻功,却为报仇进驻南都商界,斗漕帮,斗唐家,沿路打怪过关。
因为有原著小说打底,剧中的权谋算计段落总算保持水准,开局斗戚天风的生丝大战就告诉观众许多古代金融知识,其后又有无限反转,有点像相声里的三翻四抖,一个包袱反复往上翻,才是制胜关键。
剧集的武打动作设计上更堪称一流,慢动作虽然有,但打斗利落手起刀落,是近年少有拍出真侠意的古装剧。
王劲松饰演的反派戚天风,只用一场做鱼的戏,不动声色之间便演尽了人物的狠厉之气。
要说遗憾就是,故事又是千门又是云台,还给男主营造了一个聪明绝顶的人设,但过度渲染之下,就会觉得男主的权谋计策也不过尔尔。
前面看得人特别紧张,后面剧情相对寡淡,整部剧都在好看与一般之间反复拉扯。
回头看,《庆余年2》开场太过注重喜剧元素,假死潜回京欺君大罪的剧情,也丢失了全剧最精彩的权谋韵味。
范闲所面临的抱月楼迷局、春闱危机等环环相扣,朝堂尔虞我诈,庆帝、太子、二皇子和去而复返的长公主各施奇谋,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本以为王倦会延续上一季的爽剧玩法,狼人杀+办公室政治,没想到他玩起了爽剧和批判相结合的方法。
剧中范闲最大的对手不是具体的人,而是草菅人命的官僚财阀、制度性腐败的鉴查院、不公的春闱,范闲在这个黑暗世界里,犹如孤灯,所以同行者寡,而对手强大。
可以说进入后半段,王倦已经找回水准,剧集节奏明快,支线繁而不乱,角色性格鲜明。
陈道明饰演的庆帝站在权力巅峰的威严霸气与多疑猜忌,高曙光饰演的范建对范闲真心真意的父爱,都被演绎得入木三分,而张若昀已经完全融入了范闲这个角色,演起来游刃有余。
连环权谋局中,各种较量轮番登场,正邪难辨,敌我难分,范闲这局,破的是迷局,测的是人心。
但愿第三季如片尾曲唱的那样,“穿白衣裳,过疯人巷,不顺俗,不忘图,去泥潭捞月光。”
孟子义和李昀锐,一个综艺节目王者,一个《封神》中的小透明,却在本剧中充满了化学反应,评分7.8,可不是普通古偶剧可比。
而李昀锐更是意外演出了宋墨的傲娇锐气,最后在导演的镜头下,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每个人都有高光时刻。
充满中式古韵的场景,连环烧脑的悬疑,游戏般的打怪升级,紧凑的权谋故事,这大概就是它的取胜秘诀。
所以最终还是瑕不掩瑜,这部剧作为年度黑马,也为今年大量大女主权谋剧上线暖足了场。
作为2025年现象级古装权谋剧,该剧开播就气势如虹,优酷平台热度更是刷新年度纪录。
《藏海传》却不同,故事是以复仇为主线,但大量结合了堪舆元素,开局就是下墓+阴兵葵玺+灭门案,上来就打破了观众审美疲劳。
而随着故事发展,男主藏海开始进入仇人清零模式,剧情如精密齿轮咬合推进,朝堂权谋与江湖风云交织,又不断抛出如藏海第三个大仇人是谁的钩子。
肖战饰演的汪藏海和黄觉饰演的大反派之间,也很有化学反应,搞到观众不知该磕CP,还是代入藏海的复仇大计。
而《藏海传》不仅能填坑,还恰到好处让剧情与盗墓笔记完成了无形联动,进一步提升了故事吸引力。
《藏海传》是一部套着权谋剧模版创作的奇幻权谋剧,微创新也是创新的一种。这座地下迷宫,还值得观众继续探下去。
改编自马伯庸原著,以三国谍战为题材,主打一个古装权谋谍战,结果在央视8套首播收视平平。
剧集人物出场密集,毫不拖泥带水,在对话间交待前情,谍战背后,是不见硝烟的权谋智斗,需要观众聚精会神地看,而且画面打光完全是电影质感,夜景更是用油灯照亮。
整部剧考据严密,有大量的古代用语、官职、谍战术语等等,十分费脑,完全挑战了电视观众的观看习惯。
更冒险的是,剧集在浪花淘尽英雄的三国时代,挑了两个不起眼的人物——蜀汉多面间谍陈恭(陈坤饰)与蜀汉反间谍专家荀诩(白宇饰)。
其间各种故事反转,陈恭从蜀谍“白帝”变为魏谍“烛龙”,再回归蜀汉反间;冯膺表面背叛实为效忠;杨仪以“谍战”之名行党争之实。
剧集拍到最后不仅是谍战,更涉及诸葛亮与李严的权力斗争、杨仪与冯膺的权谋算计等等。
陈坤饰演的陈恭,白宇饰演的荀诩,俞灏明扮演的杨仪 ,尹铸胜饰演的李严,个个入戏。
这边杨仪和陈恭都准备开香槟庆祝了,可荀诩非得带人把盖子掀开,搞到计划功亏一篑。陈恭计败身死。
可这正是《风起陇西》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权谋计算到最后,算不过天,斗不过天命。
这部剧说的不是权谋有多厉害,而是为了实现权谋,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代价又是为何而死。
其实是以治水为由头,鞭辟入里地讲述了帝王权术、官宦党争,以及平三藩、明索之争等历史事件,某种程度,是对《康熙王朝》王侯将相故事的反写,大结局更是给了“千古一帝”康熙一记响亮的耳光。
陈潢、靳辅最厉害的不是治水,而是一心做事,所以一想到他们的结局就好悲伤啊,可是想想这才是真实。
封建王朝,能为百姓办事又能不败于党争的好官寥寥无几,若不想在浮沉中左右逢源,就注定落得陈潢、靳辅的悲凉下场。
两位主角,在残酷的岁月中无一幸免,不是他们治河之道错了,而是那个年代错了。
黄志忠演这种刚直型的角色,一句“你们家主子要替我洗罪,可是我无罪可洗”,说出来就是铁骨铮铮的浩然正气。
长河,是普通百姓的长河,天下,却是帝王家的天下,天下长河,又如何治的好。
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只有黄河之水百年浩浩,奔流不绝。能拍出如此深度格局的古装剧,不多了。
盘点完我们不难发现,权谋剧在逐渐细分赛道,有《藏海传》的“堪舆破局”,有《九重紫》的古偶权谋,也有《掌心》的女性视角。
真正的里子,依然是逻辑畅顺的权谋故事,全员扎实的演技,故事能自圆其说,再加一点小小创新,观众就会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