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李嘉诚为亡妻捐建的一幢大楼,已经成了香港大学的地标建筑之一,但谁能想到,这栋楼竟然被传得“诡异重重”?
电梯只上不下、柳州木做扶手、外形像棺材,还有人说半夜在厕所里听见“鬼冲水”……
但比起这些扑朔迷离的传闻,更让人动容的,是这幢楼背后,李嘉诚和妻子庄月明之间的感情。
很多人都知道李嘉诚是商业奇才,他一生投资房地产、电讯、能源、零售,无一不精。
他蝉联华人首富15年,资产不计其数,而且,这位“亚洲首富”在妻子去世后,竟然没有再娶。
庄月明的父亲就是李嘉诚的舅舅,也就是俩人是表兄妹的关系,虽然传统上不主张近亲结婚,但在早年的香港,这样的结合却很常见,
和现在的富贵身份不同,李嘉诚并非豪门出身,小时候生活困苦,战乱时逃难到香港。
那会身为穷小子的他,为了养活弟弟妹妹,靠打工、卖塑料花为生,苦难的生活也磨练了他的意志力。
而庄月明则不同,她出身名门,是香港金融巨头庄世平的侄女,家境殷实,受过良好教育,是香港大学毕业生。
按理说,两人门不当户不对,但庄月明并没有嫌弃出身寒门的李嘉诚,反而是她主动鼓励李嘉诚创业,更是倾力支持他的事业。
当年李嘉诚从塑胶厂起步,庄月明就主动帮他打理账务,担任财务顾问,在公司里,她既是合伙人,也是“智囊团”。
但李嘉诚对庄月明的感情却几十年如一日,出入场合始终带着庄月明,公开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敬重。
她不爱珠宝、不追名牌,更不参与争名夺利的场面,喜欢在家带孩子、种花、写字,甚至一度被称为“最不像豪门太太的豪门太太”。
1990年元旦,庄月明突发心脏病,在家中不幸去世,年仅58岁,走的非常仓促。
李嘉诚悲痛欲绝,那段时间几乎谢绝一切公开活动,在妻子的葬礼他忍不住上泪流满面,甚至一度传出他在私下设了“家祭”,悄悄为妻子祈福。
此后,李嘉诚再未续弦,哪怕身边不乏富豪圈安排的“名媛”、“知己”,他都一概拒绝。
他说:“我与她在一起几十年,她陪我最苦的时候走过来。她在,我是丈夫,她走了,我不想再做别人的丈夫。”
为了纪念亡妻,李嘉诚捐赠巨资,在庄月明的母校香港大学修建了一幢大楼,并亲自命名为“庄月明楼”。
据说庄月明楼内所有楼梯扶手使用的都是“柳州木”,这种木材质地细腻光滑,但问题是太滑,不适合做楼梯扶手,使用者极易摔倒。
更奇的是,有传闻称这设计是为了“锁魂”,意在让庄月明的灵魂永困于此,不得转世。
除此外有玻璃雕刻图案也是引发了外界的猜测,据说形似五行八卦中的“金钱剑”,有“聚财斩魂”的风水含义。
近年来,有学者专门研究香港建筑历史,觉得外界的传言有些夸张甚至完全不存在。
专家指出,所谓的“电梯只上不下”其实是上世纪港澳建筑中最为常见的节能设计。
由于香港地价昂贵、空间有限,老建筑讲究高效节能,尤其商用楼宇为了节省用电成本,常将电梯设为单向通道,下楼靠步行,合理也现实。
至于柳州木,也可能是设计团队考虑耐用、美观、虫蛀因素而选用,并不必然指向“棺材用途”。
而各种所谓的“灵异事件”,也多为坊间传闻、媒体渲染,有的甚至是学生之间的玩笑。
说到底,李嘉诚为亡妻修建庄月明楼,是出于俩人的深情,是一种个人方式的追思。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李嘉诚相信妻子旺自己,担心妻子去世后,自己的财运受到影响,所以才听信了风水大师的话,建造了一栋可以“锁住自己财富“的楼。
李嘉诚对妻子的感情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李嘉诚却忽略了一点,德行才是守财的关键,也是最好的风水。
可如今因为“卖港口”风波,李嘉诚受到了舆论的抨击和官方的批判,如此“不道德”之举,恐怕不是一栋楼可以改变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