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上午,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四场“代表通道”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6位代表结合各自履职实际,聚焦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医疗卫生、文旅发展等热点话题,“面对面”回答记者提问。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迎峰连心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绍平对广州花卉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他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花卉品质。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培育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提高花卉的品质。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本土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花卉种植模式。
其次,打造产业链条,拓展市场空间。广州可以打造一批知名花卉品牌,并通过参加各类展会、论坛等活动,展示广州花卉的魅力。此外,培养人才队伍,传承花卉文化。
“花城百花开,有朋远方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借这次机会,我向大家发出邀请,欢迎大家来广州做客,踏春赏花。”刘绍平说。(详情)
作为为儿童服务的一线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儿童公园副主任罗碧君长期关注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广州已规划建成了一个区一个儿童公园,形成了“1+12”儿童公园体系,该体系入选全国首批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可复制经验清单。“这吸引了全国各地同行纷纷前来广州学习取经”,去年9月,她去济南参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第二届亚太区域儿童友好城市会议,把广州的优秀做法带上了国际会议,外国友人赞不绝口。
“能够全程参与到广州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我感到非常自豪。在此我呼吁,为儿童打造优质成长环境,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让友好共识更深入,让友好环境更可享,让友好力量更多元。”罗碧君说。(详情)
如何更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让夕阳红更红更暖?广州市人大代表、增城中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粤君结合自己的履职工作分享了“广州经验”。
去年两会期间,马粤君联合了31名代表提出了《关于推动我市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的建议》。市民政部门很快地制定了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并在2024年9月初就提前一个季度超额完成了全年床位建设任务。
“整个建议的督办过程和办理成效,充分说明了政府在幸福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落下’的民生承诺。”马粤君说。(详情)
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二级教授潘小平连续三年提议将脑健康体检纳入老年人群的健康体检。
因深刻认识到科普工作重要性,她经常走进大讲堂与社区开设科普讲座与义诊,并且多次走进荔湾区逢源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代表宣讲直播间”分享关于神经科疾病的防治知识。
“在这里,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市卫健部门近期已答复,2025年将在65岁以上人群的常规体检中纳入认知障碍评估项目,在社区逐步探索建立系统的认知障碍诊治流程。”潘小平表示,老年人群体的早期诊断率将有望大幅提高,这为早期干预提供了可能。(详情)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长洲岛都市农业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俊文建议,进一步改善乡村创业就业环境和氛围,搭建青年返乡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更多的青年参与乡村振兴。
2024年底,增城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人大代表文旅产业联系点,首批联系对接了35家农文旅企业,宋俊文成为联系点的召集人。
宋俊文表示,人大代表行业和产业联系点就是希望通过发挥代表专业特长,推动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我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更多的青年助力乡村发展,这也是市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详情)
市人大代表、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陈茵明走上代表通道,自豪地说,“我认为代表的角色是‘桥梁’,将群众的期盼与呼声传递到决策过程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她列举了广州地铁13号线双岗站C出入口开通的实例。
在担任人大代表的十多年里,陈茵明参与了数十部法律法规的立法活动,如《广州市野生动物放生管理规定》等,真正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实现一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还积极参与法治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详情)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作林、赵越、丁雄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海报/郭俊航、黄潭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