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10朵茉莉花6朵来自广西横州市,横州市素有“世界茉莉花之都”美誉,每至花开时节,数万亩茉莉如雪落人间。作为世界茉莉花茶加工核心区,这里承载着无数花农的致富梦想。近年来,横州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五大守护行动”筑牢产业发展防线,让“检察蓝”成为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检察官您好,我前几天买了一份横州的茉莉花茶,打算送给远方的朋友,但我发现茶叶包装上印的地理标志图案颜色由红色改成了黄色,而且图案的比例也不对,很不严肃,我都不敢送给朋友了。茉莉花茶可是我们横州市的名片,希望检察院能够出面解决该问题。”横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在走访校椅镇石井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时,一位人大代表向检察官反映了自己购买茉莉花茶时的遭遇。
横州市检察院高度重视,立即指派公益诉讼部门落实代表的意见建议。办案人员随即与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一道走访了横州市西南茶城、茉莉极萃园等茉莉花茶集中展销区及部分企业,发现辖区多家茉莉花茶企业存在不规范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及名称的情况。2013年12月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横县茉莉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1年2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撤销横县,设立横州市,但“横县茉莉花茶”地理标志名称未变更。横州市部分茉莉花茶企业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横县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及名称的情形,有的企业在茉莉花茶外包装未使用“横县茉莉花茶”字样、未标注产品执行的地方标准,有的企业改变了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比例、色值等,有的企业将名称写成“横州茉莉花茶”字样,有的企业获批后长期不使用。
2024年8月,横州市检察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对相关企业不规范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进行查处,指导企业规范使用“横县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整改,共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7份,指导7家企业完成25个产品外包装的整改,责令企业下架2款产品,对8家长期未规范使用的企业限期整改。横州市检察院跟进调查发现,所有不规范使用地理标志的企业均已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达到100%。如今,横州市产的茉莉花茶外包装统一规范,消费者“认准标识买好茶”更有保障,品牌价值与市场信任度得到显著提升。
当茉莉花上市的季节到来时,马路市场的乱象成为了横州市的一大痛点。花贩子和花农在横州镇大桥社区、那阳镇209国道旁占道交易茉莉花,导致道路拥堵,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也给过往车辆和行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横州市检察院在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的反映后,立即派出干警进行实地调查。经了解,大桥社区原本有一个茉莉花交易市场,但由于场地狭小,花贩子不愿意入驻,市场很快就关停了。那阳镇也没有规划专门的茉莉花交易市场,随着茉莉花行情的走高,花贩子便在公路边摆起了桌椅和台秤收购茉莉花,每天下午16时至19时,公路边就形成了临时的马路市场。
针对这一乱象,横州市检察院积极履行职责,先后督促住建、公安、属地政府等部门加强路面执法,整治占据道路收购茉莉花的行为,同时建议属地政府规划建设茉莉花交易市场。
在横州市检察院的持续推动下,横州镇、那阳镇政府协调各方资源,在新的茉莉花采摘季节到来前,将辖区内的空闲厂房、仓库改建为临时的茉莉花交易市场。这一举措不仅消除了马路市场的安全隐患,也为花农、花贩营造了一个安全、有序的交易环境,推动茉莉花收购点向规范化、市场化迈进。
农药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投入品,但农药的质量和使用安全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横州市检察院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茉莉花市场周边存在多家农药店,还有一些流动小摊贩向花农兜售农药。部分农药店、小摊贩摆放有无标签的光瓶农药售卖,时有花农前来咨询购买。这些成分不明的农药流入市场,将给茉莉花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
为守护好茉莉花的源头品质,横州市人民检察院向农药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履行农药监管职责。农药监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立即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在检查中,立案查处12件,其中涉嫌销售违禁假农药8件,涉嫌无证经营农药流动摊点4起,责令整改3件,作出行政处罚9件。
近期,横州市检察院与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多次对辖区的农药店进行暗访,均未再发现农药店售卖无标签农药的违法行为。如今,当地农药经营行为合法规范,为茉莉花的质量安全筑牢了防线。
土壤与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茉莉花生长的根基。2024年5月份,横州市检察院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位于校椅镇石井村的中华茉莉园的花田边、水渠边散落有许多农药废弃包装袋、包装瓶。这些随意丢弃的农药瓶不仅影响了环境美观,更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
横州市检察院迅速对该线索进行立案调查,并向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监管部门责令辖区内的农药经营店履行废弃农药包装回收义务,科学设置废弃农药包装回收点,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花农将废弃农药包装丢弃至回收点。
在横州市检察院的监督和推动下,中华茉莉园附近的农药经营者建立了农药废弃包装回收台账和回收设施,相关部门在花田区域设置了多个农药废弃包装回收点。检察人员与执法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发放宣传手册,讲解环保知识,细述随意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危害,让环保理念扎根花农心间,引导花农集中丢弃农药废弃包装瓶、袋。如今,“茉莉香”与“生态绿”在横州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
茶叶交易市场,作为原料茶流通的关键枢纽,其运营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茉莉花茶产业的质量。有志愿者反映:“市场开办方未履行入场查验、报告义务,可能导致问题原料茶流入市场。”
横州市检察院立即走访调查了西南茶城茶叶市场,发现市场开办方确实未落实查验报告制度,未明确查验人员和查验内容,未设置入场查验岗、没有查验记录,商家采购的用于加工成茉莉花茶的原料茶可以自由出入茶叶市场。市场开办方的前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安全条例》的相关规定,未能把好原料茶入市关,进而影响成品茶质量,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横州市检察院向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建议监督部门对茶叶市场开办方未履行入场原料茶查验、报告义务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同时督促、指导茶叶市场开办方做好原料茶入场查验、报告义务,做好原料茶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目前,茶叶市场开办方已经落实入场查验、报告义务,建立了入场查验制度、明确了查验人、设置了查验岗位开展查验工作,形成了查验记录。市场监管部门正在指导市场开办方与当地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入场原料茶检测工作。
从地标保护到全链监管,从生态守护到品质溯源,横州市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凝聚合力,推动茉莉花茶产业迈向规范化、品牌化。如今,“横县茉莉花茶”年产值突破百亿元,成为横州市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
当法治力量融入茉莉血脉,这座“世界茉莉花都”正以高质量发展之姿,向世界递出更闪亮的产业名片。未来,横州将继续以检察担当守护茉莉芬芳,让茉莉花香飘得更远、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