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陈祝蔓)高温时节臭氧污染高发,黄冈市生态环境局罗田县分局联合交警大队及专业检测机构,聚焦柴油货车尾气治理,筑牢空气质量防线。执法人员在城区重点路段设点,对78台次柴油货车开展尾气抽测。第三方检测人员用专业设备检测尾气排放,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同步核查车载诊断系统运行、尾气后处理装置有效性及尿素箱使用情况,为车辆做“全面体检”。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两台货车违规垫高温度传感器,当即记录
连日来,高温炙烤着大地,柏油路蒸腾着热浪。在这样的“熔炉”里,黄冈市生态环境局英山县分局的工作人员从未停歇,用汗水浸透的坚守,为小城筑牢生态屏障,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宜居梦想。一线攻坚:高温里的生态守护者“凌晨三点还被工地噪音吵得没法睡”“养殖场的臭味飘过来,窗户都不敢开”……投诉电话里的焦虑,是环保人冲锋的号令。烈日下,该局执法人员钻进闷热的厂房,机器运转的热浪混着汗水,瞬间浸透了制服。他们蹲守在养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梅宋益 殷利军)7月14日,黄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业防治公司,前往柳林革命烈士陵园,利用无人机对园内古树群开展集中喷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柳林作为著名革命老区,承载着厚重红色记忆。园内的枫杨树(俗名柳树)树龄多在200年以上,柳林地名也因河边多柳树而得名。这些古树不仅是当地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更见证了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重要纽带。由于树龄长、林分结构单一,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陈祥 王玉亨)近日,蕲春县城管执法局在漕河城区全面推行建筑垃圾临时中转站设置工作。截至目前,18个中转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覆盖吴庄社区、八斗地村、南门畈社区等多个区域,解决居民装修垃圾无处倾倒的问题。据了解,此次建设的建筑垃圾临时中转站遵循“方便投放、减少影响”的选址原则,每个站点面积均不小于100平方米,站内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并设置围挡和分类标识。同时,各中转站配备专人管
时下,行走在武穴街道的主干道上,曾经杂乱的电线杆变得清爽洁净,顽固的牛皮癣小广告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墙面和规范的宣传栏;道路两侧,乱堆乱放的杂物已被清理,新栽种的绿植在阳光下焕发生机……这一幅幅崭新的街景,正是武穴街道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的生动写照。问题导向,重拳出击治顽疾“环境整治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问题清单作为军令状,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以最快速度、最高标准整改到位。
7月18日,龙感湖管理区多个老旧小区的改造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机械轰鸣中,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外立面翻新、道路刷黑、管网铺设等工程同步推进,老旧小区的颜值不断刷新,为居民勾勒出一幅宜居生活的幸福画卷。听民意解难题,小区改造聚民心老旧小区改造,既是龙感湖管理区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更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答卷。走进沙湖办事处廉租房小区的改造工程现场,施工队伍干劲十足,部分楼栋的外立面已
黄冈日报讯(通讯员张双双 熊泉)7月14日,浠水县竹瓦镇长中村村委会将一面印着“筑路为民办实事,畅通坦途暖人心”的鲜红锦旗,送到浠水畅洁公路养护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手中,表达由衷感谢。今年6月,畅洁公路养护公司作业人员在S343丁标线日常养护中,发现长中村4处通村路口衔接不畅,村民日常出行安全与便利受到威胁。在浠水县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保障安全畅通、服务经济发展、满足群众需求”核心职责的引领下
黄冈新闻网讯(通讯员李艳)太平人寿随州中心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7月4日起推出以“爱满人间·保险护航”为主题的保险服务举措,在一楼大厅设立“爱心纳凉点”,提供免费避暑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金融温度。步入太平人寿随州中心支公司一楼大厅,这里配备了休息桌椅、饮水机、一次性纸杯等物资,为户外工作者及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避暑空间。一位环卫工人感慨:“天气这么热,有地方能凉快会儿、补充水分,太感谢
“连续看电子屏幕别超一小时,别浏览不良网站……”7月17日,浠水县“童心向阳快乐成长”暑期托管班直播公开课开播,首日线万人次。这堂多部门联办的“生活思政课”,是浠水创新推进暑期公益托管、破解留守儿童“看护难”的举措之一。为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浠水县关工委联合8部门,构建“党政主导、关工委牵头、多元协作”公益托管服务体系。目前,全县15个乡镇共开设72个村级托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方志勇)7月10日上午,团风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湖北斌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湖北信立机电有限公司,在城市公园小区举行特种设备(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实战演练,进一步强化辖区单位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应急处置水平。演练模拟城市公园小区一部电梯在运行中突发故障,导致两名乘客被困。被困人员迅速按下紧急呼叫按钮,向监控室求助。监控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电梯困人应急预案。在首次救援尝试
黄冈日报讯 (记者郭娇萍 通讯员张彦旭 朱博成)7月14日清晨,武穴市四望镇刘婆店村的柯大爷早早来到古垱水库柯闵贩田间,准备为秧苗灌溉。随着阀门拧开,一股清流汩汩流进稻田,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刘婆店村柯闵贩农田面积有400余亩,灌溉主要依赖古垱水库。2019年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后,修建了灌溉管网,但每年需要对灌溉设施进行及时维护和修复。针对近期高温天气和可能出现的旱情,刘婆店村两委成立抗旱小组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何学朋)为解决暑期少年儿童看护难问题,罗田团县委精心组织,在全县范围内开设34个爱心托管班服务点,累计为1800余名少年儿童提供免费托管服务,让家长安心工作,让孩子快乐成长。在凤山镇覆船山村暑假“爱心托管班”,县蓝天救援队专业讲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重点讲解防溺水“七不准”原则,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大河岸镇月
2012年,退役军人曹正脱下军装,回到蕲春县赤东镇马铺村,没想过自己会与艾草结下不解之缘。7年创业路,他用军人特有的执着,将千年艾灸智慧装进了一只水杯,打造出斩获国家专利的养生艾灸杯。一杯水的灵感2019年,曹正在家乡创办湖北艾利帮艾制品有限公司,踏上了蕲艾加工销售的创业之路。“相传它处艾,灸酒坛不透,蕲艾一灸则透彻,传为异也。”《本草纲目》这段记载成为曹正研发的起点。“既然古人用艾温灸,为何不能
“以前趴着睡觉总觉得手麻脖子酸,现在能舒舒服服躺着睡,下午上课脑子特别清醒!”近日,东方红小学暑期托管班级的学生们围着崭新的“趴改躺”桌椅,兴奋地分享着午睡体验的新变化。这一暖心举措不仅切实解决了学生午睡难题,更成为武穴市教育系统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用心用情解决民生问题的生动实践。“趴改躺”午睡升级据了解,长期以来,小学生在校午睡多采用趴在课桌上的方式,不仅舒适度差,还可能导
一望无际的翠绿萝卜在阳光下生机盎然,装载有机肥农用车来回穿梭,戴着草帽的村民在田间锄草施肥,机器轰鸣声与村民笑语声交织成田野丰收乐章。武穴市花桥镇冲里村党支部书记、聚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炎奎穿梭在田埂间,查看刚播种的萝卜长势,他带领村民探索的“千亩萝卜+深加工”模式,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2021年,吴炎奎众望所归,担任冲里村党支部书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他从重庆、宜昌学得萝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段冕 王旭)7月10日,英山县孔家坊乡应急救援队接到群众求助电话后,火速清除两处威胁群众安全的马蜂窝,为村民解忧。八仙畈村村委会二楼窗外屋檐下,一个膨胀的马蜂窝成了“定时炸弹”,楼下是暑期托管班,数十名师生与蜂群仅一墙之隔,开窗怕蜂袭,关窗又闷热,老师急得直搓手。几乎同时,新屋咀村村民陈大爷求助:二楼卧室房顶竟藏着巨大的蜂巢,嗡嗡声在耳边回荡,让人坐立不安。接报后,应急队员分两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林国政)7月15日,在麻城市重点水域的上空,一架应急救援无人机正不断盘旋,同时播放着:“此处为危险水域,野泳危险,禁止下水游泳……”随着夏季来临,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麻城市积极探索“技防+人防”的防溺水新模式,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无人机具有巡查范围广、机动性强、灵活性高的特点,麻城市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利用无人机在危险水域上空巡查并循环播放防溺水知识。为进
黄冈日报讯 (通讯员邓移生)“广大游客及父老乡亲,当前正处暑期,请来水库边游玩时,一定要教育并看好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要私自到水边嬉戏玩耍……”7月13日,在蕲春县花园水库大坝上,广播每间隔一段时间就播放一次,提醒游客及附近群众做好防溺水工作,预防灾害事故的发生。花园水库坡陡、水深、岸线长,环库四周人口密集。水库管理处结合库区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举措做好防溺水工作。成立了应急救援队,在水库成鱼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