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自古以来,茉莉花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小而雪白,清新淡雅,沁人心扉。茉莉花,亦是福州市的市花,早在西汉时期茉莉花就在福州安家落户。到北宋时,福州已是茉莉满城,乌山公园内至今保留着北宋年间的 “天香台”。“闽江两岸茉莉香,白鹭秋水立沙洲”,在水一方,晨风微澜,茉莉花香满榕城。茉莉花之于福州人,不仅仅是一种花,更是一种记忆,一种跟随一生的香气。
2016年,福州茉莉花膏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郭斌是茉莉花膏制作技艺传承人,是目前市面上唯一采用古法“冷吸法”窨制技艺的调香师。他坚持“一朵茉莉,一生莫离”的匠人精神,将鲜有人知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让“天下第一香”——福州茉莉长久地飘香四海。
传统技艺,是时代的承载,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感知中华文明的传承有序,体会匠心倾注的精神气质。2023年5月10日下午,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三小学特邀福州茉莉花膏制作技艺传承人郭斌先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茉莉花膏制作课。
在非遗传承人郭斌先生与学校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一串串精美的茉莉花手串、一盒盒沁人心脾的茉莉花香膏在孩子们的巧手中制作完成。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茉莉的芬芳,了解茉莉的文化,学习茉莉花膏制作技艺,探寻、挖掘、弘扬工匠精神和非遗文化。
制作茉莉花膏,需要采摘新鲜清香的茉莉花。2023年5月17日下午,在陈乐宁校长和张艳萍副校长的带领下,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前往福州市茉莉花种植保护基地,进行参观与采摘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茉莉花种植保护基地,并了解了茉莉花的由来、种类、种植技巧及茉莉花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采摘下来的茉莉花在心灵手巧的同学们手中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串串美丽的头饰、手串和香包。空气中弥漫着茉莉花的清香,阳光下满是孩子们欢乐的笑脸。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茉莉花是清香的、纯洁的、热情的,就像孩子们一样富有朝气。今后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三小学将继续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 共品茉莉香”系列活动,在这个充满茉莉花香的季节里继续探索着茉莉花的故事,传承工匠精神,弘扬非遗文化。